超经典好看《我和BF这九年》忆若甫 - 第73页

6,

X大X学院研一的课程安排的非常紧张,拿到课表的时候我们都怀疑是不是在上高一。

若甫说,“你完了”

我知道他的意思,是我没办法顾及自己的生意。其实,内心里,我更多的是担心,也有不舍。我担心自己没有多少时间去赚钱,更担心没有多少时间去听课,又不舍和若甫整天不在一起。

好在,通过几个同楼的师兄了解,X大老师一般不屑于点名,也不担心自己的课会坐不满人。这更让我生气,我就想,我原来的老师怎么个个都变着法的点名,原来是自信不够。X大的老师也自我的多,即使这个课就只有一个学生,他还会一样的讲。

我喜欢这样的自我。当然,这也需要学校给予制度的环境。然而,正所谓积淀,就在于环境早已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学生从入学初就会被全身心的洗礼。“在这里,不去听XX老师的课是可耻的。”

有了这样的盛名,我不得不去上课。

因为烟,认识了几个老师,私下里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他们给了我很多人生宝贵的经验,也告诫我踏实地真心做事。

好多次,面对年过半百的恩师,真想趴在他的怀里,告诉他,“老师,我爱一个人好累”。

我不是想放弃,更不是觉得压抑。我是想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个也许只有心灵纯粹到底的人才能给与的启迪。

我做不到很多,我更不想让若甫承受很多。越相爱,这种思想越沉重。我们去郊区,只是为了寻找一个避难地,一个不被世俗打扰的临时栖息地。

我们还很俗,还很小,需要一些信念的支持。老师说,安安静静地读书,好多道理曾不止一次地有人已经告诉了你。

“若甫,你会结婚吗?”我再次问了这个沉重的话题。

“我结婚你怎么办?”他的回答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个。

“若甫,你想结婚吗?”我换个问法,试图探寻他的心底。

“想,但是和你”。

痴痴傻傻的若甫,直到今天已经完全明白我的心意。结婚是什么,有人说它是一张纸。

是的,它只是一张纸,但它更是一种承认,一种认可。同样,它也是对两个人在一起的捆绑和约束。法律、道德、金钱、亲情、朋友等各方面作为一个人必须面对的所有事情的捆绑。

结婚是感情之外的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结婚,和感情无关。感情,也不一定需要婚姻。

7,

研究生的课都是“大课”,即由老师和学生自由商量时间。

一般约定俗成是某一个老师一次课讲半天。这样,比如从8点到11点半,三个半小时的时间中途休息一次。

往往很多老师讲课都属于“倾倒型”,恨不得抓紧每一秒的时间把毕生之思想全部倾泻。这一点曾深深地感染了我。

后来,听者难免会产生身体上的疲劳,尽管思想上很受用。有时候,我会一个人跑出去抽烟,或者到窗口站一会。往往再回去的时候座位上已经有人。

若甫一般不会阻止别人坐我的座位,因为他不喜欢拒绝陌生人。另外,也是因为我经常一出去就不再回来。

有时候,也玩点小把戏。

记得研一的时候,上课拿出手机给若甫发信息,而他就坐在我旁边。

“宝贝”

“有病”

“回去ML啊?”

“去死”

这样的信息经常发生,但很少真正成行。当然,也有例外。

“宝贝”

“干嘛?”

“回去ML啊?”

“毛病啊!”

我假装生气,起身就一个人回宿舍了,结果没过几分钟他就也回来了。我问他,你回来干什么,他说老师的课听腻了,回来上网。我说你是想那啥吧。他说那你还不赶紧脱。

最疯狂的一次是下午我们重复地玩了上面的游戏,结果事情中途忽然学校来安全卫生检查。一般宿舍管理员都是有各个宿舍的钥匙的,如果敲门没人应,他们就会主动开门。

我们两慌张到忽然哑巴,停顿了几秒开始齐声大喊:“别开门,千万别开门”。

等把衣服穿好,东西收拾好,再开门时门口站着几个年过半百的阿姨,实在是颜面扫地,又无法解释。“就当她们认为我们是在看黄碟吧!”,这是我们给自己找的一个不靠谱的安慰自己的借口。

我们时常还是会去打探一些北京的美食。既然来了,就不能给生命留下遗憾。我们从湘菜吃到川菜,“最爱还是鲁菜”,他说。最终,我也发现还是鲁菜对我的胃口,鲜咸适中,五味俱全。

记得在三里屯附近的一个餐厅,看到了一对很恩爱的恋人——两个男人。他们互相给对方夹菜,时而倾身耳边私语,时而掩面轻笑,时而四目相对,含情脉脉。最终两人手挽着手走出了餐厅。

若甫给我夹了筷菜,平生第一次。

上一页 下一页

THE END
点赞0
说说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