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同小说《炮兵连的小兵与爷们》 - 第33页

说着,这几人就走到了车前了。耿力他们早等急了,一拉车门,就跳了下去,其中一个山东的大个兵,下车后,一拳就向刘扬的面门挥去。刘扬几人根本没反映过来,刘扬啊 一声就捂着脸蹲地上去了。耿力上去就对刘扬一脚,其他几位乒乒乓乓对另外四个小混混展开了手脚。毕竟是初中生,力量还单薄的,又是个措手不及,其中两个机灵点的抽身跑了,另外三个则蹲在地上,抱着头,任意被打。刘扬是最惨的,蹲在地上哀嚎,鼻血不停地下流。耿力一边踢一边骂:“操你娘的,看你敢不敢欺负人了。”几位战士中,小王的年龄最大,刘扬三人蹲在地上不动了,就劝住了其他几人,准备上车回去了。可几人正准备上车呢,那边突然跑过来二十来个大些的年青人,边跑边喊:“打,打,打死那几个小当兵的。”原来是逃跑的两个人搬救兵来了。小王立即对耿力说:“快跑前面去给嫂子打电话,就说小丰被打了,让嫂子叫警侦连长带人过来。”小王这边五个人,背靠着车,挡着围上来的人群,耿力则快速向前面一个电话亭冲去。当耿力把话和政委妻子说完,这边就有人围上去了,乒乒乓乓的又是别人的拳头和脚踢声了。

距马陵山一百多里路的地方,有个叫宿迁的城市。宿迁的北郊有个双庄部队。部队原先属于南京军区联勤部,是一个农场,主要负责农副食品生产。

八十年代末,双庄部队出了一件震惊全军的大事。一个新兵,由于忍受不了班长及老兵的殴打凌辱,站哨时,开枪打死了班上七名战士,自己也开枪自杀了。一个班只活了一个,那是新兵的老乡。据说在新兵受到凌辱时,只有他的老乡给了他言语上的安慰。有一个老兵想从三楼窗户上跳下去的,都站在窗台上了,一颗子弹从背后穿过,人就裁了下去。

事情之后,双庄部队及军区联勤部被处理了一大批干部。后来,又考虑到宿迁这个地方生产副食品还要长途运输,干脆就把双庄部队给撤了。人员解散后,还有大量营房及报废车辆丢下,没来得及转交给地方,所以就从马陵山那边的部队拨一个连队过来看守营房。

耿力现在就调在这个连队。小炮连,82无座力和60迫击炮。连队呢,又是欺生的,耿力一过来就把他分过去看守废车辆的场子了,而住的地方又靠近战士杀人的那个班级。

由于人少营房多,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领导又是很少到的,部队管理相对较松散,懒散的还不如以前的双庄部队。所以,整个营区没有一点儿军营的整洁与阳刚威猛之气,多的却是慌芜萧条气息。营区到处杂草丛生,后面一大片慌地常有野兔流蹿,墙壁斑驳了,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有砖块、瓦片倒塌下来,没人过问,断壁残垣的样子。

满目慌凉着,昨天的故事还在。又经过不同人的叙述夸张,故事就越发传奇与恐怖了。听说,有很多人半夜里听见那个房间有人哭,尤其是风雨交加的夜晚。(九十年代末,宿迁改为地级市,双庄部队营房就交给地方了,那里建成了一个服装厂,那个班级成了工人们的宿舍。故事还在传着,半夜里,工人们仍能听到有人在哭。)

耿力在那儿住了几天,就再也待不下去了。比住在猪圈里还要慌凉、孤寂、恐怖。看起来,考军校是没希望了,被充军发配了呢。生活没了目标和感情寄托,人就绝望了。可耿力又是个不甘心绝望的人,报名参军时的理想还坚定如初呢。和傅小丰可以没有情,可正常地带着他,可军校不能不考。所有希望的寄托只能在政委那儿,还是要回去,去找政委。

耿力没和小炮连连长打招呼,卷起铺盖回去了。

当小炮连连长正派人到处寻找并报告团里说跑了一个兵时,耿力已坐在政委家门前了。

那天,傅小丰还没放学。政委妻子刚好回家取东西,见到耿力时,吃了一惊。当初给耿力选择连队时,还仔细考虑了呢,不敢选择近的,怕傅小丰能找着。没想到耿力又回来了。傅小丰状况是越发不如从前了,忧郁的像个神经病患者。政委妻子由丈夫到儿子,逐渐的竟把气撒到耿力头上,对耿力的态度就不一样了。政委妻子冷冷的说:“还来这里干什么?”话就有逐客之意了。耿力呢,也没有话,本身是个话不多的人,又有懦弱性格。政委妻子一句话就把他闷在那儿了。还以为仍会是一张笑脸,亲热地让着到屋里坐呢。政委妻子一边开门一边说:“这么好的孩子被带坏了,不男不女的,丢不丢人呐。我们小丰可要做个正常的男人。”这句话,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着目标说的。耿力仿佛被来回煸了数十个耳光一般,脸上红一块白一块,尴尬无比的坐在那儿。政委妻子拿了东西就出来了,本想锁了门就走,任耿力在那儿坐的,可又想到万一孩子放学回来看到,又不知怎样呢。所以,政委妻子又转身回去给政委打电话了。也许是故意让耿力听见的,政委妻子的声音大而怒气:“你挑的那个假公鸡兵又回来了。”

耿力再也受不了这样的凌辱打击,眼泪噙在眼里,提着包就准备走了。可一想,这一走又能到哪去呢,懦弱的一*又坐下去了,意志很坚定。懦弱的人有时会犯倔,执忸而顽固。

政委带着二号车回到家,让耿力把行李提上车。这个二号车,耿力坐了好几次了,多是让人羡慕的,这一次却是到纠察班去了。团里正派人到宿迁那边加强寻找呢,人却到了这里。

政委想着,几次三番,这个兵实在不能留了。虽然没什么流言碎语传进自己耳朵,可这一段时间,每当常委们在谈论师里那个干部时,脸上都有着含义很深的笑,仿佛这件事情背后还有内容似的。再说,这个兵也确实惹了不少事,留下来不仅对儿子不好,自己也不好对其他常委交待。还是让他回去吧。可又一想,这孩子走到今天这一步,和自己多少有点关系。很好的一个孩子,本是有美好的希望的。政委从其他单位里调一个三等功名额给耿力,想着凭着党员身份和三等功凭证,回去后地方应该给安排个单位,至少可以脱离农村土地了。这样,政委至少在心里平衡一些,觉得对得起耿力了。三等功名额,干部之间都明争暗斗的。

上一页 下一页

THE END
点赞1
说说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